二中已死,但我依然歌唱自由

    看nnez.icu很久没有更新了,料想应该是高考备战到决胜阶段了,大家都卯足劲了在复习,没空写这些了。那就让毕业的学姐来写一点吧。
    最近在二中学长学姐朋友圈里有一篇文章很火,叫“最好的中学,最后的改革”,是说“北大附中之死”的。这里的“死”当然不是说解散、倒闭,是说曾经的学校转变了一种风格,变得不像原来的学校,也就是“死”了。我看完心生感叹,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曾经的南宁二中和曾经的北大附中多么相似,都是提倡“博雅”、“素质教育”的名校。北大附中实行“2+1”制度,高一高二走班,完全实行素质教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选课分班。高三转变突然,完全实行高考模式,一天全部在备考,少有休闲娱乐。这也和曾经的二中的学习生活模式很相似。
    有人适应高一高二这样完全自由的模式,玩的很开心,但也会不适应突然收紧的高三。有人不适应高一高二的自由,依然“卷”到高三。这很正常,大家各依自己个性,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这很自由。
    可惜在高考的压力下,北大附中也终于挡不住学生、家长、老师的意见,罢免了实行这一制度的校长,从此走向“衡水模式”。这个校长叫王铮,之前一手促成了深圳中学的改革,使其的教育模式闻名于全国。但在王铮离开深圳中学后,深圳中学也沾上了少许“衡水的气息”,开始禁手机、加重作业,但相比北大附中,还是保留着更多的自由。同样的校长、同样的改革,为什么结果都不是完全的美好?为什么结果差异这么大?
    之前我与大学的老师们讨论了:为什么现在不论什么年龄都“内卷成风”这个话题。他们说到的“前途的不确定性”观点,我感到认同。卷王内卷的动因是,希望自己每方面都出众,从而掌握全面的选择权。这也反映在学生的家庭背景上。
    如果家里是官二代、富二代,对孩子培养的容错性会比较高,孩子将来做什么家里都能支持一把,高考如何并不决定人生。高考文化课考不好,可以出国留学,或者学艺术、体育等等,不囿于高考这一条出路。他们可能会认为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是“做题家”家长,则对孩子教育格外焦虑。因为他们无法继承给孩子什么,孩子的一切都需要靠他们自己争取。
    话说回来,这也确实体现在三所中学家长的构成上。北大附中位于海淀,从海淀黄庄B口出来不远便是。海淀的家长们是全国出名的“鸡娃”,在此环境下,考试成绩是他们心中碾压一切的指标。而深圳中学位于深圳南山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经商、创新氛围浓厚,家长中的“做题家”比例较少,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南宁二中作为这三所中区位条件最差的一所,虽然家长们在广西可能有权势或有财富,但拉到全国就很难谈得上有地位,孩子们的容错性更小。再加上老师们比起另两所也并不算优秀,没有任何不走向“衡水化”的理由。
    当然,学校卷不卷,这既是由家长构成决定的,也是由师资决定的。而家长、老师的构成,又体现在地区财政上,广西本就是“穷乡僻壤”,而素质教育背后,优秀开明的老师,是需要充足的工资支持的。
    因此我也大胆的猜测,大部分觉得“二中已死”的孩子,想必家庭背景都是不错的,至少是中产。当然,我并不是歧视“做题家”,我认为努力是一种天赋,我非常欣赏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人。
    这篇文章文末的一些评论使我感叹:“之前在一个饭局上听到一个北大老师说起自己即将读高中的孩子如何优秀,并聊起她为何拒绝到北大附中读书,选择在高考成绩更为夺目的中学就读。 “北大附中高考已经非常不行了。”她说出这话的时候,是非常理所当然的。高考指挥棒下,无论是多么优秀的孩子,多么“高知”背景的父母,都不免功利焦虑起来,一定程度上还在为在应试竞争中拔得头筹而骄傲。 正如文中所说,原本最应该突破壁垒、拥抱素质教育的那批人,如今似乎正在构建壁垒、成为壁垒。如果说,连拥有北京最顶级的教育资源、大量清北背景的家长、聪慧自主的孩子、优秀的教师团队、长达十年的改革、孤勇坚持得几近悲壮的领导者的北大附中,最终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攀岩中坠落,我们要如何希望真正的素质教育仍星火不灭……在偌大的中国,为何连这一点珍贵的火种也免不了被劲风吹灭。”
    从南宁二中,到深圳中学,到北大附中。一个个乌托邦已死,但我依然会为自由歌唱。祝福你们,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祝你们前程似锦。